;
每个工程师电脑里面都有两款必不可少的软件,一款为代码编辑器,另一款就是终端 (Terminal)。前者在过去几十年里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诞生过的代码编辑器产品可谓数不胜数。目前这部分市场份额虽然已经被 JetBrians 的商业 IDE 和微软开源免费的 VS Code 所垄断,但人们依然在乐此不彼的不断折腾,不断打造新的代码编辑器。而后者则完全是另外一番凄惨景象,过去几十年来终端软件的产品形态、交互方式等等各方面几乎没有大改进。可能大多数人似乎对现有终端软件习以为常了,以至于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式:现在的终端已经够用了呀,还有啥好创新的?而本期的主角 Warp 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终端软件还大有可为,为此他们要打造一款属于 21 世纪的终端。
终端软件从现代计算机诞生以来就存在了,在 GUI 图形化软件被发明以前,终端几乎是人和计算机交互的唯一方式。一直到今天,每个人的电脑里面默认都会自带一款终端软件,这足以说明终端的重要。但是,如今的终端就像开头提到的一样,其实陷入了某种困境。
以上种种,让终端软件一直处在他的困境之中,以至于在几十年时间里,创新乏善可陈,用户安于现状,无人愿意打破僵局。直到 Warp 的出现,这一状况似乎有了新的变局。
Warp 是一家创立于 2020 年的公司,创始人兼 CEO Zach Lloyd 是前 Google 资深工程师,Google Docs / Sheets 的 tech leader,离开 Google 后他有两次创业经验。之所以创立 Warp 是因为他看到了终端软件的这一困境,40 多年来几乎没有太大创新,于是决定以创业的形式打造一款全新的终端。
笔者初步体验了一下 Warp,整体来说真的很不错,有不少细节值得称赞。下面重点介绍其中的几项:
Block 真的是 Warp 的一个很不错的创新。在 Warp 里面,每一次命令的输入输出都是一个 Block。不像传统的终端,所有命令和输出都混在一起,肉眼很难区分相邻两条命令的内容,也不方便往上查找之前的命令。Warp 的 Block 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 Block 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功能,比如它把 Copy 功能划分特别细,你可以选择 Copy command, output, prompt, Working Directory 等等,还可以把当前 block 以链接的形式分享出去。Find Within Block 也是一个非常棒的功能!
Warp 提供了一个 Workflow 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把常用的命令创建成模板,使用的时候把参数替换一下就可以了。Warp 还专门搞了一个 commands.dev 的站点,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和分享自己的 Workflow。
Warp 还提供了一个 AI 功能,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下你要做的事情,Warp 会生成相应的命令。(应该也是使用了 OpenAI 的 API)
Fig 是这两年来笔者看到的终端软件领域最大创新的产品之一,他有很不错的命令行提示,支持各大主流终端软件,其中尚未发布的 App Ecosystem for Terminal 更是让笔者眼前一亮,非常惊艳!
而 Warp 确实是有借鉴了 Fig 的功能,他的命令行补全直接使用了 Fig 的 completion specs,不过因为 Warp 本身是一个终端,他把命令行补全体验做得比 Fig 更好,更极致。上图 Fig 的 App Ecosystem 我想 Warp 肯定也会做,甚至会做得更方便。
因为 Fig 不是终端,只是一个终端辅助软件,每次都需要输入 命令才能使用 App Ecosystem 的功能,Warp 或许能做到更极致。未来 Warp 收购 Fig 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过去的终端软件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单人使用的本地软件,最近几年很多工具都有了团队协作功能,那么终端软件也需要团队协作吗?Warp 的 CEO 认为是的:Every productivity application is more powerful when it’s collaborative. I’m confident that the terminal is no exception. 他还提到终端的团队协作不仅仅是 Google Docs, Figma 那种实时协作,还有异步协作,比如共享终端、命令行、设置、历史记录等等方式。目前团队协作功能还未发布,笔者也未曾体验到,所以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华体会最新地址Warp 在他们的 FAQ 中提到了他们的商业模式:对个人免费,团队协作功能需要付费。这个模式也是目前主流 SaaS 软件的盈利模式,在过去各大 SaaS 公司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笔者认为,Warp 选择这个模式是非常适合的。我们前面讲到,个人需付费的终端是很难让用户买单的,所以不能针对个人用户收费。其次,终端在开发者领域是一个受众非常广的软件,他的用户基数会非常大,企业内的工程师必不可少的会用到 Warp。至于 Warp 后期企业付费客户能做到多大,ARR 营收能达到多少,就要看他提供的团队协作功能是不是真正能解决能企业内的需求了。
Warp 目前总共获得了两轮融资,分别是 2021 年 1 月,GV (Google Ventures) 领投的种子轮 600 万美金。最新一轮是 2022 年 4 月 5 号 1700 万美金 A 轮,主要是科技圈几位知名人物的个人投资,其中包括 Figma 的创始人及 CEO Dylan Field (A 轮领投),AirBnB、Pinterest、Stripe 和 Square 的早期投资人 Elad Gil,LinkedIn 执行董事长兼前 CEO Jeff Weiner,还有 Salesforce 创始人兼 CEO Marc Benioff。
两轮融资总共 2300 万美金,对于一个偏工具类产品来说确实是非常可观。资本可不是慈善,两笔融资或许跟 Warp 创始人个人人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 Warp 的产品实力和他们的愿景能让资本买单。终端软件过去几十年的一成不变,的确需要一场革新。这场革新或许将由 Warp 来书写,资本便是这场革新的催化剂。
Warp 的这笔融资最近在国内也吸引了不少开发者的注意,大家都会诧异为什么“老掉牙”的终端软件还能获得如此大笔融资?我们很少去思考过为什么终端软件会“老掉牙”?他是不是就该“老掉牙”?这也给笔者一个小小的启发:另一方面,这件事或许会让国内的资本更多的关注到开发者赛道,或许也能激发更多开发者领域的创新者诞生。最后引用张汉东在另一篇 Warp 文章结尾写的一段话:
Warp 给我的感触最深的不是它的功能有多丰富强大,也不是它巨大的商业价值,而是,它很可能标志着国外软件现代化革命浪潮的开始。我们中国能赶上这一波吗?
山形海岸已变迁,云垒故道俱为烟。吾辈登临应有意,敢为李杜续新篇。
本文最初由 张汉东 投稿,后由笔者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编写。标题中受张汉东的文章所启发,在此再次感谢张汉东,也强烈推荐阅读他的文章。